變色的臉譜─談學生加入八家將的班級經營(下載DOC檔)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國文系93級甲蘇佩鈴、林紀如、英文系95級黃勝偉

 

一、前言

        在我們探討校園的問題當中,學生中輟或者是翹課常常是我們在校園管理或者是班級經營不可忽略的問

題之一,他的嚴重性不亞於青少年加入幫派。學生中輟、翹課之後到底到那裡去了,是校園的老師們以及管

理者很頭痛的一點,除了網咖、電動玩具店、幫派之外,其實在某一些宗教比較盛名的地區中,學生還會去

參與熱情的宗教活動,包括陣頭、八家將、乩童等等。在這裡,我們把重點放在「八家將」這個問題之上。

        在台灣的迎神賽會活動中,常常可以在民間陣頭技藝行列中看見「八家將」,就算是最熱鬧轟動的大甲

媽祖遶境進香陣頭中,八家將團也是十分搶眼。他們幾乎是多數陣頭技藝中,耍技逗趣的例外者,花花綠綠

的造形和各種械具法器,搭配著神秘的舞步,在廟會街頭中呈現了嚴肅而震撼性的神威,令人印象深刻,卻

也令人敬而遠之,因此很少有人對八家將的起源有深入的瞭解,或者是對八家將有深入的認識。然而,當我

們沒有辦法對於八家將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及對於學生參與八家將背後的原因有所了解的時候,這樣的一個

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因此,在這裡,我們除了要探討學生參與八家將的班級經營問題之外,我們更要從根

本的去了解學生參與八家將的原因,從比較實際的處理面手法來看這個問題。

 

二、               八家將是什麼?

       根據周明〈神秘威武的街頭舞者-「八家將」淺釋〉中對於傳說和文獻考證歸納,「八家將」雖名「八

家」,實際上成員頗不一致,有4人或6人成陣,8人、10人、12人成陣,演變至今甚至16人、32人成陣的都

有。所以有些團不稱「八家將」,而稱「什家將」,更有改稱為「家將團」,以涵蓋所有的陣團。不過,民

間習慣上還是都稱作「八家將」,主要是他的「主角」還是八家,這和前述的來源傳說與歷史典故有關。

     所謂「八家將」基本的成員是指甘、柳、范、謝四爺合稱「四將」;春、夏、秋、冬四神併稱「四季

神」,加起來合稱「八將」。當中所提到的范將軍和謝將軍即是我們平日俗稱的七爺、八爺。此二將一般來

說是家將團的重點,往往會由團中身段最好者扮演,因此,如果我們要欣賞家將團的訓練是否有素,只要視

其范謝二將的身段即可明瞭。至於春夏秋冬四神又是什麼呢?其為民間所謂的四季審堂,此四將的職責和范

謝甘柳不同,范謝甘柳負責出外巡捕,而四季審堂則是在主神開堂時負責在一旁協助拷問者。以上是我們一

般常指的「八將」。而組織結構較為嚴密完整的為13人陣,即:(1)什役(2)文差(3)武差(4)甘爺

5)柳爺(6)謝爺(7)范爺(8)春神(9)夏神(10)秋神(11)冬神(12)文判(13)武判。他們的發

令程序大致是:主神下令---文差接令---武差傳令---范謝捉拿---甘柳刑罰---四神拷問---文判錄供---武判押犯。

        八家將的裝扮大致是頭戴盔帽,身穿戲袍(外手在肩上,內手在腋下),腳著草鞋(套襪、繫鈴),外

手執扇(黑、白、紅、花皆有)、內手拿法器,再配上一個五顏六色的大花臉(事實上臉譜的畫法有典故和

儀制定規),這就是他們常見的模樣。操演之前的家將,都需先行化裝,即所謂「開面」,開面之後就不可

以吃葷,也不能隨意交談、說笑,以免遭神譴。當陣勢排開以後,也就是操演開始,所有成員都搖頭晃腦、

瞠目怒視,左右擺動、威風凜凜。這時特別忌諱「閒雜人等」亂竄接近,尤其更嚴禁婦女從中穿過。

        實際上八家將操演的主要內容是擒拿罪犯,因此有攻擊、有圍捕,行進時必走「虎步」(即八字步),

擺動雙臂和法器,以製造威勢、壯大陣容,產生震嚇之功;法器包括:令牌、魚枷、蛇棒、戒棍、火盆、木

桶、鋸刀、法扇、黑旗、瓜錘等;至於圍捕陣法則有「踏四門」、「走七星」和「八卦陣」等。

 

三、               青少年加入八家將的原因

學生為什麼會加入八家將呢? 一般而言,有下面幾個原因:

1缺乏成就感

      會加入八家將的學生,大多是學校的問題學生,或成績不理想而被老師整天責罵的,但只要加入八家將,

就馬上搖身一變,成為人人膜拜、擁護 的神職人員,那種心情上的落差,有著十萬八千里的差別,而且能夠

得到相當大的成就感;當然,並非加入的都是成績不好的學生,有些孩子在學校常常被欺負,或是個性上比

較懦弱的,就會選擇加入八家將,來尋求庇護,同學便不敢來欺負他。就上面的理由而言,我們可以再深入

的以心理學家馬斯洛( A.H.Maslow)的人類動機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來探討之。在馬斯洛的理論

中,我們可以看到馬斯洛把人的需要依其發生順序或優勢先後,分成五個階層,(1)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2)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s)(3)愛的需要(Love needs)(4)敬的需要(Esteen needs)(5)自我實現的需

(Need for self-actualization)。就上面五項需求來看,我們可以去探求青少年加入八家將尋求成就感的原因

是:

(1)   安全的需要:前面我們提到,有些孩子在學校中是屬於弱勢族群,常常遭到欺負,在參與八家將的團體

      之中,他們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自信以及安全的歸屬感,除了有團員間的互相保護之外,還有無形中的

      「神明的保護」。對於他們在安全之上的需求,是有實際上的給予的。

(2)   愛的需要:如果學生在學校的成績上面不理想,通常也會失去其老師的重視()還有同學間的同儕之愛,

      畢竟在這個年齡的學生家長常常會禁止自己的小孩和成績不好的孩子來往,怕受到影響。而成績不好的孩

      子,對於父母而言也喪失了一項可以尋求認同的媒介,如果父母又很重視成績的話,對於成績不理想的學

      生而言,其對於愛的接受是相當匱乏的。因此,他們會經由參與八家將,來尋求同儕之愛,甚至是父母之

      愛。在宗教盛行的地區,實際上是不乏有父母以孩子可以當八家將為榮的。因此,在愛的需求之下,學生

      參與八家將並不使人意外。

(3)   敬的需要:缺乏成就感的學生,在自尊(Self-esteem)和自敬(Self-respeat)的欲求之上是高過一般人許多的。

      無論是情感上的低成就或者是學業上的低成就,他們喪失的「受人尊敬」實在是相當的多。扮演八家將基

      本上等於是成為了神明的代表,除了在地位上的提高之外,人們對於神明的尊敬會同等的附加在扮演八家

      將的青少年身上,所以,這樣現象,使得他們可以在此得到被尊敬的心理,也是他們扮演八家將的原因之

      一。

(4)   自我實現的需要:大同分局少輔組督導樂洋如曾指出,據參加的少年形容,他們參加八家將、官將首等

      宮廟活動,在陣頭中得到成就感,尤其對一些學習低成就的學生而言,平常沒有舞台,也少有肯定的掌

      聲,但是當他們加入這些活動,從畫臉、服裝和法器,藉由扮演神的過程中,得到尊重。就上面我們看到

      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學生在八家將在宗教活動的表演之中,找到屬於其表現的舞台,不只是得到了尊

      敬,也滿足了其自我實現的需求。

2幫派的介入

      當然,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屬於學生個人對於自我的需求之外,青少年參與八家將還有其他的原因,幫派

的介入就是其中一個,早期的八家將是紀律相當嚴明的團體。但是台灣大大小小的廟宇相當的多,在有些不

良團體的刻意運作之下,打著陣頭名義吸收幫派人員的團體便慢慢的出現,且不在少數。當幫派介入之後,

學生參與八家將就等於是加入了幫派,這樣的情況就比學生單純的尋求認同來的複雜。且在幫派的壓力之

下,學生要脫離八家將的團體也變的比較困難。

3同儕的壓力

      不可否認的,在青少年的階段,同儕是相當重要的。在同儕的要求之下,有些學生會因為這樣的原因而加

入八家將。因為自己的好朋友參加,為了義氣或是想和朋友有一樣的興趣的青少年便會參加八家將,這樣的

青少年,他們把八家將視為興趣之一。但也有些同儕會以威脅的方式威脅好朋友或是團體中較弱勢的青少年

加入,這些青少年為了維持好朋友的關係或者是尋求同儕中的認同,而被迫加入八家將,因此,同儕的壓力

亦是不可輕忽的。

4家長的鼓勵

      在宗教比較盛行的地區,有些家長認為如果孩子可以成為八家將,可以使得家庭受到神明的保佑,可以使

得運勢變的比較好,不會被煞到。因此會鼓勵孩子去參加這樣的民俗活動,張作驥導演的〈忠仔〉就是在描

寫這樣的狀況的一個影片。

 

四、               青少年加入八家將所衍生的問題

      八家將原是台灣民間宗教信仰的一部分,由於其重視腳步的變化,並將宗教、臉譜藝術、國術等全部融

合在內,所以在許多迎神賽會的陣頭中,八家將都是最威風、也最吸引人的。但是現在他們卻面臨了活動本

質轉變,受社會鄙視的困境,因此,社會對八家將的誤解相當的多,學生參加八家將所引起的反對也相對的

增加許多。當然,因為八家將本身團體組成份子也已經變的相當複雜,青少年加入八家將所衍申出來的問題

也就越來越複雜了。

1在學校方面

(1)   學生中輟的問題:參與八家將的多為血氣方剛的青少年,而且這些青少年在學校中也多半是不受重視的

       「邊緣學生」或是中輟生,因此八家將常引發不少社會問題與教育問題。許多中輟生之所以會加入八家

       將,目的只在於覺得威風神氣,而不是真正想繼承家將的傳統,因此反而壞了家將莊嚴的風氣,造成社

       會對八家將有所誤解。而參與了八家將的活動之後,原本就沒有興趣於校園課業的青少年,就乾脆不到

       學校上課了。社會之外的誘惑遠比校園來的多,學生背離學校投入社會染缸,多半容易迷失於其中,成

       為社會沉重負擔的「中輟生」。近年來我們可以從青少年重大刑案中發現,這些青少年多和中途輟學有

       關。學生中輟所造成的不僅僅只是學校的問題,連帶的社會成本的付出也是無法估計的。當學生離開校

       園之後,要如何再使學生回學校讀書則又是另一個複雜的問題。

(2)   對班級氣氛的影響:當地區有迎神廟會的時候,學生參與八家將的陣頭活動,除了參與的學生本人會受

       到影響之外,一個班的班級氣氛同樣的也會遭受到影響。參與八家將的學生未必都是中輟生,也有只有

       在廟會時才去參與演出的在學學生。當班上有缺席的同學時,對於其他上課的學生而言,容易造成人心

       的浮動,以及學習態度鬆散的情況。這是一種負向的團體影響,然而其所造成的問題卻是不容忽視的。

(3)   學生價值觀念的偏差:青少年的孩子處於一種價值觀念模糊的年紀,當有同學參與八家將的活動之時,

       對於青少年而言是很「炫」、很「ㄅㄧㄤˋ」的一件事。扮演八家將的同學可能被其他同學視為偶像,

       而在校園產生校園暴力時,這些扮演過八家將的學生亦可能被拱出來當老大或是當動手的人,以顯示其

       和其他學生不同的地方。在城市中則可能有另外一種完全相反的現象會出現,參與八家將演出的學生可

       能會被學生視為很「俗」而被嘲笑,在扮演神明的代表與被嘲笑中間的落差,會使學生無法適應,所以

       當他們想要顯示自己扮演的八家將是很厲害的時候,容易藉由暴力解決而產生校園暴力問題。兩種觀念

       過而不及,都是價值觀的偏差,而這樣的偏差觀念會帶給學生不良的影響。

2在社會方面

(1)   幫派的溫床:現在許多的八家將團已經不只是單純的家將團了,現在很多人對於八家將的印象都是認為

       八家將是不良少年聚集的場所,實際上也的確有這樣的現象。因為很多幫派組織會吸收家將成員或中輟

       生,由於青少年血氣方剛、容易受人唆使,因此有許多青少年圍毆流血事件都跟八家將幫派有關,而當

       幫派介入了家將團之後,所衍生的結黨成社的問題則更加嚴重,除了原本存在的青少年問題及幫派問題

       之外,藉宗教名義來躲避警方的注意,也是幫派介入的原因之一。而青少年加入幫派之後,是否會被利

       用作為犯罪的工具,造成社會的負擔,成為社會的問題之一。

(2)   宗教活動的扭曲:由於上述兩種情形交互影響,使得如今八家將成員多半是紋身者,開面後常見抽煙、

       嚼檳榔、講粗話,或成群結隊的嬉鬧玩笑、看電子琴花車表演,不喜歡讀書的青少年、學童將他當作逃

       避課業的庇護所,法器戒具當作耍狠的行頭,甚或與乩童、靈媒混為一體,當街起乩砍得滿面鮮血

        ……,這些都和他的「神將性格」格格不入,給一般人留下不良的印象,而降低了他在民俗文化的藝陣

       地位,造成這些脫軌行為主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在於承傳過程中,認知基礎不足所致。一個熟悉八家將

       訓練過程的人曾說:台灣在訓練八家將的時候,有很多是把過去乩童文化中砍殺的能量帶到裡面,所以

       這些年輕力壯且血氣方剛的八家將成員,就常會發生一些事端,況且,八家將間有著同行相忌、互別苗

       頭的心態,就是說中間一個不爽,大家來拚拚看,看哪一個將比較厲害,所以會演變成衝突。

       當宗教活動變質的時候,不良份子假藉宗教名義在背後行犯罪之實,欺騙信眾,或者是以宗教的名義來

       掩飾犯罪的行為時,治安將會在此產生死角以及漏洞。

 

五、               對於青少年加入八家將的因應措施

()學校方面

      目前我國各大學設有學生事務處,另各大學也可設學生輔導中心,高、國中設有輔導室,國民小學也設

有輔導室。分析學生參與八家將團體而中輟的原因以後,就要對症下藥,幫助這些孩子。因此要針對問題性

質和產生原因加以處理,以關愛的心與專業的行為協助個案化危機為轉機。

1、配合資源建立共識:離開校園的中輟行為往往是個案求救信號,應重視其內在意識。給予情緒上的急

救,教師、父母給予無條件之接納,並適切配合有關支援,如家扶中心、生命線、張老師……等,使策略應

用更彈性。

2、匯集智慧,運用有效策略,掌握處理要領:兼顧認知、價值、行為三層次,使助力更落實。彈性運用

接納、同理心、面質、認知行為改變技術等策略,激發潛能,施予自我訓練。

3、群策群力以問題處理模式使個案得到適切的助力:從生理、心理、家庭、社會、學校生活層面及緊張

理論、標籤理論、抑制理論等理論面探討學生參與八家將的原因。掌握參與八家將行為對個案全人格發展之

意義及澄清價值觀念。

        而學校在處理學生參與八家將的活動時,也應該和警方配合,避免學生參與宗教活動進而有中輟或者加

入幫派的情形產生,借助警力可以讓學校有更多的資源以資運用,在這方面,有以下幾點:

1、掌握通報先機:各國民中小學於學生無故未到校之第三日即通知校外會、教育局、警察局及各鄉鎮市強

迫入學委員會,並轉知其個人相關基本資訊,校外會依地域分屬各認輔學校及週知該國民中小學,於次日後

由各認輔教官協同該校相關人員併同協尋或實施家庭訪問。

2加強校外聯巡,配合春風專案:青少年參與八家將未必一整天都會待在寺廟或陣頭中進行訓練,更多的

可能是受外在環境的誘惑而誤入歧途。因此學校也應該針對青少年易聚集之網咖、電玩及撞球店等場所,列

為聯巡路線之依據,藉聯巡之機制併同執行中輟生協尋與通報工作,當發現後,即通知家長(學校)、校

會及後續追踨輔導事宜。主動配合地區警(分)局執行春風專案,並以泡沫紅茶店、PUBKTV等場所為巡

查重點。發現深夜未歸之學生,由員警通知家長、學校、校外會及教育局,另參與之軍訓人員登記該生之基

本資料,於廿四小時內以即時通報表電傳校外會及教育部,並列入追踨輔導。

 

3、運用替代役男:掌握各替代役男之專長、適時分配及運用,與學校構成通信網,主動掌握參與宗教學生

之動態,在不影響勤務之原則及與輔導室指導下,協助實施這些學生之家庭訪問及協尋工作。

 

4、廣拓宣傳,深植理念:結合社政、警政及公益團體力量組成宣教團隊,藉宣教團之力深入社區,執行宣

導工作,以導正民眾接受義務教育之觀念。

 

5、教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學校可以結合正統的陣頭或家將團等宗教表演團體以及廟宇作鄉土教育的介

紹,讓學生對於陣頭及家將團有正確的觀念,學習分辨及建造自我的價值觀。家將團不是幫派,真正的家將

團是有著它不可抹滅的傳統的,而當我們對於一件事情有正確的認識的時候,我們才能夠作正確的判斷。甚

至,學校可以在課餘時間讓學生在社團活動時參與家將團的學習,如同舞龍、舞獅或者是南北管一樣,讓學

生學習傳統藝術之傳承,也讓學生在校園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教師方面

學生生活管理是造成學生「向外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味的要求學生乖馴服貼,而忽略個別差異及需

求,其結果是學生的次級文化與學校的管理方式衝突,行成師生之間不易溝通與了解,產生極大的期望差

距,造成師生關係緊張,學生出現不服教誨、反抗權威等衝突性的違規犯過行為。如未經適當的輔導與關

懷,將會產生角色、規範、價值的疏離現象,學生向外尋求慰藉將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教師班級經營的方式,有時為了因應學校的管理方針,難以依教師個人理念而採行其認為最適合其班級的方

式。須知採權威、民主或放任的方式均會影響師生互動品質,採權威方式容易造成師生衝突,促成學生憤而

離開學校,或因為害怕而不敢上學;採民主關懷方式經常因教師的關心與輔導,雖因學習低成就仍不至於中

途離開學校,此應是較可行的方式。當學生因為種種原因而導致學業嚴重跟不上、價值觀扭曲、甚至養成許

多不良習慣與偏差行為,老師是否能體會孩子的心境,以接納、尊重的態度取代批判和責備,試著從學生的

角度去看他的世界,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獲得學生的認同,提供他所需要的支持,做到因材施教。下面是幾

個教師在班級經營上可以努力的地方:

1、適性而教,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師本著尊重學生個別差異的態度,在既定的課程標準下為學生擬定

個別化教學計畫,根據其起點行為給予合理的課程教學與評量,挖掘學生的優勢能力並提供發揮的空間,如

此,就算學校無法設立資源班,我們依然能在有限資源裡帶給學生學習的成就與樂趣。當學生可以在課堂上

獲得成就的時候,他們就不必向外追求認同了。

2、以愛化礙: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過一句名言:「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當學生們帶著空虛的心靈

來到學校,內心雖然期盼學校教師能彌補其在家裡所得不到的愛與溫暖,但他們總以偏差的行為表現來博取

老師的注意和同儕的認同,此時教師只有付出更多的愛與包容,才能化解師生之間的衝突。教師對學生的愛

是無條件的,即使學生輟學、犯錯,我們仍須以關愛的心,原諒他的過錯,接納他的行為,然後幫助他自我

覺察錯誤,引導其做合理的抉擇,尋求適當的問題解決方法,而在此處理的過程當中,教師也為人際互動做

了良好的示範。

        同時,在同儕之間,老師也應該給予學生正確觀念的灌輸,並且運用各種機會讓學生擁有成就感,讓學

生學習以鼓勵、讚美代替嘲笑與責備,以防其因為低成就而在外面的舞台上尋找自我表現的空間,然後誤入

歧途。

3、與學生一起成長:學生的個別差異讓教師的工作充滿挑戰性,沒有任何一套教育方式是適用於所有學生

的,唯有將每個學生所帶來的衝擊和體驗化為成長的動力,才能使這份教育工作更顯意義。面對做學生,老

師們總有一肚子的苦水,幾次挫折後,常對學生採取被動消極的態度,學生到校就好,離校也無所謂。這是

急於想看到輔導成效的結果,也是忘了省思輔導方法的迷思。

4找出根本原因:若發現學生人格有缺陷或者是行為有偏差時,不要直接去矯治他,必須先調整環境幫助青

少年去適應團體生活,並且增進其自我洞察。如果交友團體本身有問題時,應該改變其環境,由原團體移到

新團體。無論採取任何手段,操之過急,將弄巧成拙。老師要了解青少年交友異常的原因,除平時的觀察之

外,可以多和家長聯繫,讓父母了解子女在校人際關係的問題,共商對策,並輔以各種心理測驗,把握原因

所在。藉著同儕間離和聚散的反覆交往,建立個人的人性觀和增進人際溝通的技巧,以改善學生的人際關

係。實施團體輔導,培養個性、群性,協助學生自我了解和接納自己,發覺潛能並充分運用能力,能夠對自

己的行為、抉擇和決定負責,獲得與人交往的信心。

5、和家長達成共識:透過親職教育與社會教育之實施,協助家長建立合宜的教育價值觀念,使對學校、教

師、子女皆有正確的評估標準與合宜的管教期望態度。增進親子和諧關係,降低親子衝突的機會,達到追蹤

輔導之預防性功能。當學生有參與八家將的行為的時候,老師必須先和學生家長達成共識,和家長一同找出

學生參與的原因,如果家長本身贊同或是鼓勵,也須和家長達成學生必須到校上課的共識,不要讓學生因為

宗教活動而造成學業中輟的情形。

六、結論

八家將原本是一個正當且嚴謹的表演藝術,然而因為社會的不當誤解以及傳承的變質,使得這樣的一個團體

不再如以往的受人信任。而學生會離開校園在外面的團體中尋求自我的舞台,其背後的原因是相當多的。我

們身為老師,針對學生參與外面宗教團體的情況,千萬不能夠視而不見或者忽略以待,學生參與八家將,不

僅會對學生本身造成問題、對班上、對學校甚至對於社會可能都會有所影響。我們必須釐清學生加入家將團

的背後原因,幫助學生在他個人的興趣上找到成就感,也可以為學生尋找他個人自我表現的舞台。老師多多

舉辦正當活動,以結交益友。教導學生正確的為人處世之道,養成良好的情操,且培養多方面興趣,多參加

正面活動。提供成功的經驗,不斷予以鼓勵,培養正確人生觀,增加自信心。聯絡家長為子女做身體健康檢

查,確認適由於心理或生理的哪方面問題所引起的。協助學生有效學習,克服學習困難,提高學業成就,以

便使學生成為一為有自我效能的人。運用具有擴散輔導功能效果及同儕接受高度之同儕輔導的說服力與影響

力,消弱其負面行為的產生,增強其正向行為。這些,才是班級經營的根本之道,如果每個老師都可以抱有

如此的熱忱的話,相信即使再難的班級問題都是可以化解的。

 

七、資料來源:

1、如何做好中輟生輔導  http://lo.ilc.edu.tw/PEPPER1.HTML 

2、吳秉憲(2002 變調的民俗活動-八家將。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站。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9/19-28.htm 

3、國中生參加八家將有心理因素  http://www.cdn.com.tw/daily/1999/03/11/text/880311f2.htm

 

八、參考書目:

1、 周明(2000):神秘威武的街頭舞者-「八家將」淺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

        館簡訊,150期,頁7

2、 張添雄(2001):產生中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的探討,國教輔導,42卷第3期,

        11764~11771

3、 蔡素琴(2001):從學校系統看中輟生的輔導,諮商與輔導,187期,頁46~47

4、 邱連煌(1997):心理與教育,台北,文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