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班級中的小團體?


 撰稿者  陳怡伶 吳啟帆 許書晴

【前言】

        人類的社會充滿了許多的團體,政治界有政黨、金融界有財團、族群中有分派系……,各式各樣的團體顯示人類社會對團體的依賴。團體的存在通常是基於一種彼此的認同(或是安全感)以及利益的合作,並且秉持相同的信念達成某一個目標。好的團體是求進步的,是對人類社會帶來貢獻的,然而不可諱言,有的團體會帶來退步,會給人類社會添加麻煩,這種惡性的團體像是不良幫派、不良集團,他們以少數人的利益犧牲大部分人的利益,有的甚至為破壞而破壞,擾亂社會秩序。

        如果把學校看作是個大社會,那麼裡面是否也充斥著各種團體呢?我們不難聯想到聯課活動的社團、體育比賽校隊、家長會、讀書會……等等,以及許多青少年次級文化(adolescent subculture)所構成的小圈圈,這些校內團體為學校帶來各式各樣的風氣,有的開發學生的潛能,開拓學生的視野,有的為校爭光,提昇學生的自信和學習動機,有的提供正當娛樂,讓學生多餘的精力或課業壓力有舒展的空間,這些都是幫助全校師生進步的學生團體。但是跟現實社會一樣,學校裡也存在一些阻礙教學、破壞學校秩序的不良團體,這些小圈圈對校園的影響,輕微者擾亂學習環境,對於校規的存在視若無睹,嚴重者夥同校外不良幫派做出各種違法勾當,不僅造成社會的困擾也誤了學生自己的青春。

        本組認為任何一個班級裡或多或少都有學生小團體的出現,然而這些小團體表現出來的行為態度如果阻礙教師教學或其他學生的學習,教師應該如何應對?故藉由本次報告的機會,分別就不良小團體的產生、不良小團體對班級的影響,及教師如何處理這類小團體三個方向去討論,來跟大家交換心得。

 

(一)班級中不良團體的產生

我們討論的對象,是指年齡約在12歲到18歲的青少年。這段時期,正好適

逢所謂的「青春期」、「狂飆期」、「叛逆期」,無論從哪一個名詞的字面上來看,都不難了解處於這個階段的青少年普遍處於「不穩定狀態」,生理上的不穩定指的是生長和發育速度極快,而心理上的不穩定則是指情緒較為浮動、心思更為敏感,很容易「想太多」。

        我們已經從很多書本資料或是自身經驗了解到,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對於家人的依賴會有部分「轉移」到同儕團體。這並不意味青少年不再需要家人,而是說許多特別的人際關係、個人價值、情感經驗由於家庭無法提供,青少年轉而訴求於朋友、同儕團體。

        兒童期交友的特徵之一,就是喜歡組織「小圈圈」,也有學者稱之為「強盜集團」,這樣的小團體通常是由五到八個同年齡且「同性別」的孩子組成,他們可能會訂定這個團體的一些規則,不讓父母師長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更不會讓其他人干涉。男生的強盜集團通常比女生的強盜集團來的有組織且團結,通常有的活動像是各種球類運動、惡作劇。而女生的強盜集團活動通常是閱讀、捉迷藏等小遊戲,有時也會偷竊。雖然有的研究人員認為兒童到了十四、十五歲,由於進入了國中要重新編班,在認識新朋友以及知識的增加以後,會逐漸擺脫這種強盜年齡,而小團體會自動消失解散,但對於「強盜集團自我潰散」這樣的說法本組認為有些不合理,事實證明國中生由於對團體間認同感的需求比兒童期更為強烈,會強化原本較為膚淺的「強盜集團」。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學家柏爾遜士(Talcott Parsons)的說法,同儕團體是兒童青年的志願結合(voluntary association),這包含了兩個心理上的意義:首先是他們擺脫成人的控制,能夠獨立的開闢自己的社會;其次是讓他們有被成人以外的人們--通常是這些同年齡的青少年,給予接納之機會。前者可能使兒童青年嘗試探索獨立的界線,做出一些成人所不許可的行為;後者則使兒童青年獲得能自我表現的地盤(比方說平日不被成人稱許的行為卻可在團體中受到讚許鼓勵)、接納朋友的機會(成人眼中避免結交的「損友」,在團體中卻可以彼此接納)。(Parsons,p.77.)

        這樣的同儕團體,其實不管中小學都存在著,而中學的同儕團體更是不能忽視,這是因為青少年的小團體具有強烈的獨立性和約束性,而個體本身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團體的壓力和影響,造成所謂的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或青少年文化(adolescent culture),但因為此文化在價值觀與行為規範上和父母師長為代表的成人文化(adult culture)不同,故又稱之為青少年次級文化(adolescent subculture),不可否認的,青少年有許多不良行為與青少年次級文化有關。而這類次文化的不良行為特色有:(1)對自己無法獲得的事也硬要爭取之非功利性;(2)為破壞而破壞,純粹以破壞為其興趣;(3)與正常成人或有成就的青少年完全採取反對態度的否定主義;(4)一有機會就會從事竊盜、暴力或投機行為;(5)指追求眼前一時短暫的滿足享樂;(6)重視自己集團所定的規範。

        不良型次級文化在表現方式上有很很多種以及不同的輕重情節,大多數學生難免都會偶爾違規,屬於最輕微的,至於敵視學校師長及同學、嘲笑校規、反抗學校,甚至以身觸法自甘墮落,則屬於嚴重的,而像這類行為嚴重的學生,往往不清楚學校教育與個人前途的關聯,而本身對於未來就抱持著悲觀的態度,心態上總是怨天尤人、輕蔑與違抗。

        到了高中,次級團體的社會地位可能會略有不同,依學校的不同可分為四種次級團體:第一種是「優秀」(elite)團體,他們包含了有專長的天才和自負的一群人,在學術和課外活動上都是出類拔萃且成功的,像是運動比賽的校隊,而這個團體通常是排外的,他們以「本行的專精度」來作為認同的考量。第二種團體是「出軌人」(deviant),他們的心思不在於學校課業或學術外的活動,並表現過分的行為像是暴力、偷竊、欺騙、恐嚇。第三種團體是「局外人」(outsider),他們不參加任何學校社團,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校外的活動,如打工。最後一種團體是「孤立的」(isolate),他們僅僅投入學校的學術課程,不參加任何課外活動或社團,也不搞其他的組織團體,是孤立於整個班級的同儕社會結構之外。

 

 

(二)過度的小團體意識對班級所產生的不良影響

        在一個班級中,由於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學生的個性、興趣、家庭背景的差異性,總是會有某些人是比較處得來的,因而就形成了一個個的小團體,所以,班上小團體的出現是必然的,但是過度的小團體意識卻會對整個班級的運作造成不良的影響:

1)彼此之間壁壘分明,缺乏班級團體意識:在小團體意識高漲的班級中,容易有排他性的現象發生,即「如果你跟我好就不能跟誰好」,這種現象容易使小團體彼此之間產生對立的情況,彼此之間或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是劍拔弩張。如此,小團體中的成員,如果其每日的活動只是侷限在自己的小團體之中,而不與其他的小團體互相交流溝通的話,就會使彼此之間的氣氛變得十分僵硬,使整個班級變得支離破碎。

2)對於班級事務的處理,難以達成共識:班上每個團體,為其個別的利益,總會有其不同的意見或主張,然而倘若他們又都各自堅持自己的主張,彼此互不相讓,不願與對方妥協,則對於班級事務的處理,就難以達成一個共識,在預定的時間作出解決。

3)使得內向、不善交際的學生更形孤立:通常小團體都比較喜歡那種能言善道、外向活潑的同學加入他們,因為那類型的學生敢於表現,比較有影響力,容易為其團體在班上眾多的團體之中爭取強勢的地位。然而,對於內向、不善交際的學生,通常並不懂得如何推銷自己,表現自己,或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在那種能言善道、外向活潑的同學之明亮耀眼的光芒下,就顯得更加的暗淡無光、一無可取,就容易受到別人的忽視,被班上的小團體排拒在外。

 

(三)教師該如何處理在班級中不良之小團體

誠如前言所述,在一個社會中的團體很多種,而班級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也會同時具有許多形形色色的小團體,有的對班上很有貢獻,但是有的則會對班上造成害處,而在這個小型社會唯一的領袖--導師,該如何使用正確的方法來管制呢?我們將在下面提出幾個步驟給大家參考:

(1)重視幹部功能:

因為小團體往往都會隱藏在班級這個大團體裡面,如果教師並沒有仔細去觀察的話,常常會無法找出他們的蹤跡,不知道班上有哪裡小團體就更別提要想如何解決的辦法了,這時可以藉由班級的幹部,教師可以授權給班級上幹部們,讓他們代替教師來觀察班上的狀況,將班上發生的大小事都記錄起來,再將所觀察到的向教師報告,這樣教師可以得到比較直接的資料,我想經由幹部和教師的細心調查,如此雙管齊下,我想任何小團體都難逃教師的法眼。

 

 

(2)深入瞭解小團體文化:

          小團體在班級中不完全是不好的影響,有的學生會自己組成對班上有益的小團體,如:讀書會、班級籃球隊或社團…等,像這類的小團體在不影響到課業的狀況下,教師都應該給予正面的鼓勵。當然班上除了這些小團體之外,也會有只帶給班上壞處的小團體,他們可能只是為了某種理由而組成了一個小團體,然後給班上帶來不好的風氣,如:功課不好的同學聚在一起自甘墮落,一起討厭功課好的同學、不喜歡打掃的同學,聚在一起偷懶、愛講話的同學一起反抗風紀股長的命令…等,像這類的小團體不乘枚舉,身為教師必須要趕快想出具體的方案來解決問題,要不然會影響到班上的風氣,到時情況可能會比原來的狀況更難解決。

 

(3)提出有效的解決方式:

因為這類不好的小團體的類型實在太多了,所以教師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必須要對症下藥,對待不同的案例就應該要用不同的方式處理,我們在這裡針對一個案例來做說明:

【案例】:在打掃時間,小明、小華總是聚在一起搞破壞,把大家打掃乾淨的教室又弄髒,衛生股長屢勸不聽,其他的同學覺得很不公平紛紛抗議,之後,由班長向老師報告情況,請老師處理。

【處理方式】:全班已經組成一個打掃的組織,就是有幾個不合作的同學在一旁破壞,弄得其他同學很不高興,如果這時老師大膽的提議,就不要讓他們參加打掃的工作,大家可以預料到,必定會引起全班的抗議,因為這是在「打掃是一種辛苦、負擔、義務的工作」的前提之下所發生的,如果換成「打掃是一種榮耀、權力、快樂的工作」的前提之下,那老師再剝奪他們參與打掃的權力,那必定會讓他們感到壓力而乖乖就範,所以處理案例還是要看老師處理的「手法」的,像老師如果說:「他們不合作的話,我們就不要理他們。」那他們很可能就會自甘墮落,心想反正你們就認定我們是壞人了,那我可以壞到底,就趁機跑掉了;反之,如果這時老師說:「他們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參加我們的行列,我們先讓他們在旁邊觀察一陣子,但大家不要對他們失望,人有得時候需要點時間適應。」再加上老師私底下再和這些學生誠摯的談話,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

 

最後,我們也提出幾個比較可以預防小團體產生的方法,給大家參考:

1)常換座位:像如果新生剛入學,我們可以預料到的,同學一定是從鄰座的同學們開始認識起,如果我們常換座位,可以讓學生有機會認識更多其他的同學,也可降低小團體的產生的機會。同樣對於舊生也有它的功用,老師必須先知道每個小團體再將他們的座位打散,至少可以減少他們上課搗蛋、講話的機會。

 

2)安排競賽、活動:其目的在於使同學間都有一起合作達成目標的機會,像老師可以提出比賽哪一排的秩序最好,這樣不僅可以改善上課的秩序,也可以使同學間有維持秩序的默契存在,當然,由老師提出競賽的前提,是要學生之間相處的很融洽,如果反之,可能會導致學生之間相互傾軋的惡性循環,這點是在安排競賽前需要注意的。

3)採取異質分組:老師如依學生學習的必要需要分組時,可以先瞭解學生的程度來分組。如此每一組都會有幾個成績較差的同學,而其它成績較好的、中等的,可以幫助成績較差的同學,如果,成績較差的、中等的,他們在成績上有進步的話,這個組就可以加分,而且進步愈多便可加愈多的分數。如此,應可減少小團體的產生,而且也藉此讓那些功課較差的同學,一起融入這個班級。

4)關心特立獨行的學生:班上如有特立獨行的學生,如果他的行為不能被班上同學認同時,可能就會被班上的同學排擠;那如果他的行為吸引了班上的同學,也可能會造成小團體的產生,所以老師必須要注意到班上是否有行為異常的學生,如有發現應該要儘早給予指正。

5)建立學生正確的觀念:像在成績方面,老師應該告訴學生們成績本來就會有高有低,要在乎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成績好的同學應該要指導成績差的同學,成績差的同學應該要更加努力而不是自暴自棄;或者班上有行為偏差的學生時,老師應該給予指正,並告訴班上的學生,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他改錯的機會。像這種方法應該要跟前面幾種方法一起使用,如此雙管齊下的效果應該會更好。

 

【參考書目】:

1. 陳嘉明編譯 (民81),國中生的成長與生活輔導,台北:益群。

2. 陳英豪主編 (民73),青少年行為與輔導,台北:幼獅。

3.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 (民74),當前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