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早戀」問題之處理
撰稿者 蔡菽娟 蘇駿民 鄭維源 黃文安
在這篇報告中,我們所要探討的是有關於青少年「早戀」的問題。首先我們應該提出一個疑問:國中生談戀愛,真的是太早嗎?基本上國中生談戀愛,真的還太早嗎?基本上國中生十四五歲的年紀,剛好握了同年對愛的模糊階段,卻又對兩性之間還認識不清,處在這種尷尬的年齡,對於談「戀愛」這種行為來說,的確是太早了一點。然而現在的小孩每天所受的資訊既快且廣泛,他們想對兩應交往更早一步的認識,這是無可避免的事情!早戀一般發生有幾個原因:第一、孩子生理心理發展到一定程度,難免會對異性產生好奇,進而產生感情。第二、不少影視文藝的作品,流行歌曲,對早戀也產生了推波助欄的效用。第三、同學之間的影響。我們姑且不論他們的行為應該和對不對,老師的任務就是要在學生問題發生或未發生之前,給其正確的指導。然而青少年談戀愛這個行為畢竟和他們打架、墮落的行為不同,我們不能使用一般事件的處理方法,因為它們的行為是有一定的正當性。因此老師在處理這種問題上面,就不能使用一般事件的處理方法,所以老師如何位學生們做好心理建設,傳授正確的行為概念,就變成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現在的早戀問題不只發生在學校,由於網路的發達和方便性,網路交友網路戀情都已經不再是新聞,甚至對某些學生而言,網路一夜情都不是稀奇的問題,因為它們生活週遭這些事情往往不斷的發生,如何防範這樣的問題更是老師另一種責無旁貸的工作
最近兩則與青少年性教育有關的調查,引起普遍的關注和討論。其一是勵馨基金會針對台北縣市12歲至18歲青少年訪問,結果顯示第一次發生性行為時,高達48%並未採取避孕措施。其二是杏陵基金會所發表,回顧去年十大性聞,前三名分別為1.全球平均每分鐘五名青年感染愛滋病2.五成七受訪高中生,認同網路一夜情3.青少年婚前性交比率十年內增加四倍。讓我們不得不正視,青少年確實已有性活動,當他們需要指導,或發生困擾的時候,可以向誰傾訴呢?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剛剛公佈的一份資料,就談這個問題,值得參考。該文披露美國15至17歲的高中生中,平均五成以上有性交經驗。分析起來,他們提早發生性行為的心理背景,主要是表現叛逆、同儕壓力和挫折伴隨自暴自棄的想法。所以許多人沒有準備好,糊里糊塗就做了。調查表示,女孩在常有性活動一年之後,才開始尋求醫生檢查。至於避孕行為又如何呢?調查15歲至19歲的美國青少年,在過去十年內,女孩使用避孕丸的比例下降,而男孩採用保險套的比例成長3倍,主要是為了防患愛滋病。雖然曾有78%的青少年使用過有效的避孕方法,但每次性行為都採取避孕的卻不多。(此段文章引用自財團法人尹書田紀念醫院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
又根據一項網路問卷調查顯示,台灣地區7%網友曾有過一夜情,警方對此數據表示「比例有點偏高」,懷疑其中可能隱含網路援交等不法。由書田醫院公佈的一項「網路e夜情」調查顯示,在4127份抽樣調查樣本中,共有286人曾有網路一夜情經驗。(此段文章引用自書田泌尿科診所發表與安泰早安元氣生活網合辦的網路調查),近日國內也有一項調查,教育部委託大里國中針對台北市高中職國中小調查,共五千人,其中百分之一(五十人)的國中生有性行為發生,百分之九點七(五百人)的高中職生有性行為發生,這些問題都一再的考驗我們老師處理學生早戀問題的能力
基本上我們可以對男女學生的戀愛行為可分成兩階段來探討,老師應該分別對這兩個階段作概念的分析和行為的指導。
預防措施階段
1. 兩性的相處與異性的交往預防措施
甲、 釐清概念
首先我們必須幫助學生釐清概念,何謂喜歡?甚麼是愛?之前有提到學生到了這種年齡,開始對愛與性產生好奇,或許會開始談戀愛的行為產生,然而不正確的男女交往態度,卻會對雙方都造成傷害,因此在事前就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心情感情作理智的分一,相信對錯誤的行為會有兩好的預防效果
乙、 建立正確價值觀
在為學生做好概念的分析後我們還必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防範學生因為錯誤的觀念,導致錯誤行為的必要工作,我們必須讓學生知道與異性相處和交往,所應抱持的正確觀念
1. 先了解自己、接納自己
2. 肯定自己、建立自信
3. 合適的儀表
4. 充實的個人內涵
5. 坦承相對、彼此溝通
6. 相互尊重、給於空間
7. 心存同李、彼此學習
事後老師處理的對策
案例:
小莉是鄭老師班上的學生,穿著想法都很另類,和同學的相處也很融洽,最近鄭老師聽聞,她和隔壁班的男同學談戀愛了,但因為一些小事在爭吵,情緒變得有點不穩定,課業活動也不太能專心,也有點遠離同儕團體。
活動:
對以上這個案例老師應該處理及注意的事項有:
(1) 對全班同學宣導正確的兩性知識,
(2) 不要刻意去強調小莉戀愛的事情,讓同學起仿效的心理。
而在此部份,本組特別針對建立兩性交往、異性相處及正確的戀愛觀念去加以探討,如何去預防及善後一些同學對兩性問題的迷思。
戀愛與分手
R. M. Care & S. A. Lloyd將戀愛的發展分成幾個階段:(引自國中輔導活動教師手冊)
(一)融合階段:男女雙方因相處愉快、氣氛融洽,彼此溝通了解對方,而有進
一步發展、溝通的意願。
(二)自我顯露階段:能分享個人的興趣、價值觀、人生觀、信仰及生活。
(三)相互彼賴階段:彼此相互依靠、信任,認定對方對自己的重要性、獨特性
及關係存在的意義。
(四)親密需求實踐:雙方開始評估這份關係是否能提供親密需求之實踐,是否
能發展穩定的親密性,是否能持續深入的溝通、不斷地付出愛等。
根據此理論及常見的兩性交往話題,在此部份特針對下列幾點來作討論:
(1)建立學生對戀愛的正確看法
在這個部份老師可以採用分組,進行討論的策略,來誘發學生談論關於戀愛的課題。
1.首先,老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並請各組討論推薦該組覺得很不錯的情
歌。
2.老師就歌詞內容來引導學生討論戀愛的話題,尋問「戀愛到底是什麼?」
並就學生所發表的感想及意見,予以回饋與建議。
3.設計愛情問答,讓各組討論分享,如:
談戀愛有沒有年齡的限制?
談戀愛和交朋友有什麼不同?
談戀愛是不是一定要有親密的性行為?
談戀愛是不是要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重要?
戀愛中若被對方拒絕,是不是代表自己不夠好?
談戀愛要不要考慮對方家人的看法與感受?
4.老師就戀愛的原則來和同學分享經驗。所謂的戀愛原則是
(A)彼此尊重 的原則
(B)約會的目的宜放在了解、溝通、交流上。
(C)介紹雙方給
彼此家長認識。
(D)保持適度的親密距離。
(E)多聽師長、父母的看法。
此部份主要是將學生的錯誤觀念引出來,就同儕間的討論及老師適當的回饋來對學生作正確性的學習。不特別強調已經有男女朋友的學生,而是普遍性的宣導正確的戀愛態度,希望學生在此部份能學習到如何辨別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而不對愛情過度迷戀與追求。
(2)協助學生認識處理失戀的原則
此部份可承接上面的設計,繼續發展下去。亦可另找一堂課來讓學生討論。
此方面的設計及注意事項有:
1.教師可準備便條紙,請同學寫出其心動與心痛的感覺,請願意分享的同學來分享其感受,剛開始的引導可以「遺失心的愛的玩具」來慢慢進入失戀分手的主題。
2.藉由愛情問答的活動發展,請各組分享「失戀情歌」,仿上面的進行方法,進行同儕的討論分享。
3.就「戀人分手不可能是朋友」,這種說話到底成不成立?來引發學生間對分手這個觀念的看法與討論。
4.教導學生在分手時,如何去分析自己的愛情,教師可就:
(A)分手的原因:內在個人因素或外在環境因素來處理分手的事情。
(B)分手的方式:沉默的、協議的、發洩的等方法。
(C)分手後自己的調適方法: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如何安排安閒的時間、如何面對他人的關懷或探詢。等課題來教導學生正確的分手方法。
5.末了不忘提醒學生勇於去尋找資源的重要性。
該部份亦是就普遍全體的學生作宣導,希望學生在真正面臨愛情危機或分手的情況時,懂得如何去化解自己的情緒,去尋求幫助。
(3)促使學生思考婚前性行為的嚴重性
國中階段的青少年,對愛情不免有羅曼蒂克的憧憬,加上青少年在該階段對性的好奇度相對地比其它時期來得高,如何對該年齡的青少年宣傳正確的性教育就顯得相當重要。本部份得進行,可設計一些話題,讓學生進行討論:
1.性行為的定義及意義。
2.提問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反對婚前性行為的理由」、「贊成婚
前性行為的理由」等話題。
3.一般發生婚前性行為的原因:外在因素(同儕團體的不良影響、性教育
的缺乏等)、個人內在因素(性別、人格特質、教育程度、感情程度)。
此部份教師應秉持正確的性教育觀點,勿以難以啟齒為由刻意省略學生有興趣及提問的問題。
參考資料:
國立編譯館主編,民88,國中輔導活動。
杏林出版社主編,民88,國中輔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