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青春∼學生的自殺問題


 撰稿者  李瑋質 李沛純 彭碧玉


壹、前言
        近年來由於學生的自殺案件逐年升高,且年齡層還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種情形,讓我們感到非常的疑惑及惶恐,現今的學生在他們日常生活上,到底遇到了什麼無法解決的問題,讓他們有自殺行為的產生,這些自殺行為背後的動機及原因何?有哪些徵兆可幫助我們判別?當他們出現這些徵兆後,身為老師的我們該如何因應?更甚者,當學生不幸死亡後,我們該如何輔導及安撫班上的學生?這些都是我們想了解的,於是我們選了這個主題作為我們報告的題目,希望藉由這份報告,讓我們對自殺行為能更進一步的了解,也讓我們以後再處理學生自殺問題時,能夠及時的反應,知道在哪些單位可尋求有關的支援,或者是平常我們應如何跟學生談論有關生命的問題,或者我們可藉由學生的哪些徵兆來判斷他們可能有自殺傾向的產生讓我們可以在其還沒展開自殺行動前就能對他做輔導化解其自殺傾向而不要等到事情發生後才來亡羊補牢,以下分別就學生自殺的因素、學生自殺的徵兆與防治及學生自殺後的輔導來探討,最後則提到生命教育推廣的重要性,現分別敘述如下:

貳、影響學生自殺的因素
一、個人的內在因素:
(一)認知方面:(蔡宜玲,民91)
        許多研究指出,有自殺行為的人,多具有某些認知上的特徵,例如:思考上僵化狹隘、缺乏彈性;死亡與生命概念的扭曲;對未來充滿無望感,現分別說明如下:

1.思考方式狹隘,缺乏彈性:
        自殺者通常具有四種認知現象,即認知僵化、誇張、選擇性摘要以及不正確的標記等,如此不當的訊息處理方式,常使個體過分注意負面事件而忽略了正向層面,也由於認知僵化,使個體在面臨問題時,通常難以找到有效解決方法,曾有研究指出自殺者所能知覺到的選擇僅是非自殺者的所能知覺到的40%而已。

2.對未來充滿無望感:
       「無望感」是一種缺乏希望的心理狀態,也就是個體對自己與未來抱持的一種負向期望,無望感常增加了自殺的可能性,也常使個體認為自己是沒有能力處理眼前的危機,同時在未來也不可能獲得改善,因此視自殺為唯一可行的途徑。Farber曾提出無望感與自殺的關係,其認為自殺的可能性與希望感的程度成反比,意即與無望感程度成正比,其函數關係如下(James,1976,引自蔡宜玲,民91):
S= f(1/H)=f<T/C>
S=自殺行為
H=希望感
T=環境威脅
C=勝任感
由上述的公式可知,當個體希望感愈低,愈可能產生自殺行為;受到的環
境威脅愈大,自我的勝任感愈低,愈可能產生自殺行為。在Meneese&Yutrzenka的研究中也發現無望感較高的學生,其自殺較為嚴重,因此,無望感可說是我們預測自殺意念與自殺企圖的重要關鍵。

3.死亡與生命概念的扭曲:
        容易產生自殺傾向的學生,常會出現對死亡的認知不足,死亡的概念扭曲或死亡態度不正確。所以,他們常會有死亡是淒美的、浪漫的或英雄式行為等想法,甚至認為死亡後的世界是快樂的、沒有痛苦的,所以死亡對他們而言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也是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因此,他們常想像經由自殺能讓重要他人愛自己或報復對自己不好的人,可以與過去所愛的人聚首,死後可以重生,清除以往的罪過,這種將死亡視為可逆的信念,特別是認為死亡可逃脫沉重的負荷,或滿足某些需要與期望時,便常提供他們自殺的一個新動機。此外,當學生對於生命態度立場不穩定時;感到生命毫無意義或自己毫無價值感;對未來的人生也缺乏目標,即生命的意義感愈缺乏者其自殺的危險性將愈高。

(二)情緒方面
        據許多研究發現,具有憂鬱傾向的人其自殺比例是無憂鬱傾向的22-36倍之多,由此可知,憂鬱程度愈高者,其自殺意念愈高,所以憂鬱對自殺意念具有直接影響的效果;其他如負向壓力則多是間接影響,此外,寂寞感與憤怒也是與自殺有關的情緒狀態。

(三)行為方面
        有效的問題因應策略可減緩生活壓力對心理狀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但在許多有關自殺行為的研究中,常發現自殺者由於受到認知僵化的影響,導致他們無法彈性運用有效的因應策略,所以,面對問題時問,只能重複性的使用無效的策略或逃避式的因應,或表現無用的情緒反應因應,常出現的方式為運用幻想思考及社會孤立;而逃避式的因應方式,則如藥物濫用及酗酒。許多研究也指出自殺的青少年中,超過40%有藥物濫用的情況,酗酒情形則大約有18%,這可能是因為藥物濫用及酗酒,能惡化憂鬱及焦慮的情緒狀態,增加個體的疏離感,以致更加不利於其尋求外在的支援系統,進而導致他們有自殺動機或行為的產生。

(四)生理健康與精神異常因素:(黃盈彰,民88)
  1.精神性疾病:在精神病中以「憂鬱症」為主要,根據統計,自殺成功的案
例中,憂鬱症患者佔50%,其次是歇斯底里、精神分裂病。
  2.內分泌失調:學生的生理發育,內分泌腺變化很大,當功能出現不平衡時,他們常會表現心理不調適或衝動等症狀,尤以性腺、腦垂腺、腎上腺皮質最為明顯。
  3.久病纏身:因罹患慢性病如年幼型糖尿病、血友病、氣喘、洗腎患者,身體
病痛無法康復,又必須接受長期的治療,但偏偏又無有效的資源可以協助他們,
促使學生產生「絕望」的念頭,因而選擇自殺做為「解脫」與「減輕家人負擔」
的途徑。

二、外在環境因素

(一)負向生活壓力(蔡宜玲,民91)
        負向壓力常是造成自殺動機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家人、親朋好友死亡所造成的壓力程度最大,此外對生活事件有較多失落感受,及生活中經歷較多明顯的變動,尤其是負面的經驗(如父母分居、離婚、生病住院、去世等)的學生,他們的自殺動機也相當高,而他們之所以產生自殺行為的原因,可能是他們把自殺當作是逃避負向生活壓力的一種手段。

(二)家庭環境(黃盈彰,民88)
1.無法接受家庭離異:無法面對家變後的事實,以自殺來面對。
2.家庭結構的改變:在現今工商社會中,大多數是雙薪家庭,父母忙於工作,與子女相處時間減少,當子女遇到問題時,家裡又沒人可以聽他傾訴或是幫助他解決問題,導致家庭缺乏溫暖,不再像以往具有保護的功能,所以,當問題累積到無法承受的地步,他們便產生自傷或自殺的行為。
3.不良的家庭關係:當家庭問題頻繁出現,也常導致學生內心痛苦的煎熬,因他們無法以自己的力量解決家庭問題,而覺得自己無用,故轉而以自傷或自殺來解脫。

(三)社會因素 (黃盈彰,民88)
1.從發展角度來看,在青少年這個時期自我意識增加,趨向成熟的個體,而來自家庭、學校及其他的支援系統減弱,因此不單是自殺率升高,心理疾病的人數也增加。
2.競爭過於激烈、升學壓力大、學習缺乏興趣、挫折容忍力低和父母期望過高等互動下的「引爆」,這在國內升學為主流的情形下,頗為常見。
3.因兩性感情問題、兩性關係不適應所產生的自殺行為,現今的兩性關係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要來得開放,學生很早就可能必須面對因為開放、自由所帶來的選擇壓力,也形成新的問題必須解決,而有些恐怕無法承受這些負擔,選擇了自殺做為解決的方式。
4.人際關係不良。自我傷害的學生不見得是低IQ,但常低EQ,他們不善於處理自己的情緒,不善於面對問題,而人際關係的困擾使他們沒有傾吐、模仿的對象,或與人產生疏離感。
6.無法獲得社會認同,又無法找到紓解途徑,便以死來面對,例如:同性戀。
7.模仿社會自殺案例,如模仿社會名人、偶像明星的自殺。
8.大眾傳媒不當報導自殺的新聞,網路站台對自殺的大肆宣染及教導如何自殺。當有自殺傾向的人聽聞自殺案件的報導,對他們而言是一種鼓勵的作用,紛紛起而效尤,因此造成更多的自殺案件發生。而且媒體報導自殺案件的原因常是表面的原因,也就是最後的導火線,根本沒有深入探討日積月累的潛在因素。

參、學生自殺的徵兆
        學生的自殺,或多或少均會在平時的言談、行為,或生活環境中顯現出警示訊號,即是自殺的徵兆,因此,預防學生自殺行為的不二法門,應是及早收集相關資訊,並有效的介入輔導。有意自殺者常會出現下列的訊號:
1.口頭上透露死的慾望或常提及死亡,如「我不想活了」、「死掉實在比活著容易多了」、「生命已經不再有任何的意義了」等話語。(施香如,民88)
2.突然改變的行為,包括某些問題行為,如吸食迷幻藥、逃家、逃學等的出現,及交代一些後事的行為,如立遺囑、向朋友鄭重話問、分贈個人心愛的財物等,甚乃開始訂立自殺計劃。(施香如,民88)
3.個人近期正面對重大的壓力事件,如親人去世、個人的失敗經驗、或失戀等,會令人覺得空虛、沮喪的生活事件。(施香如,民88)
4.長期處在憂鬱、失望、孤立、疏離等情緒感受,或其他精神上異常狀況者。(施香如,民88)

肆、預防自殺傾向的產生
  在自殺行為未產生之前,老師應該預防自殺傾向的產生,進而提昇健康,包括生理及心理的健康。
1.鼓勵學生多參加團體活動,防止人格萎縮。(李啟澤、李孟智,民87)
2.利用各種機會,建立師生、親師良好的互動關係。(李啟澤、李孟智,民87)
3.明確的展現教師的「關懷風格」,讓學生有選擇信任老師的的機會。(李啟澤、李孟智,民87)
4.利用機會教導學生探討生命的尊嚴、自殺及死亡的議題。(李啟澤、李孟智,民87)
5.謹慎處理每一個問題,即便是兒戲的耳語。(李啟澤、李孟智,民87)
6.有效的將學生成立「相互關懷小組」,促進學生間的彼此關懷與互助。(李啟澤、李孟智,民87)
7.透過老師的同理心,引導及溝通,提供遭遇挫折極不如意時的解決方法,
或尋求社會資源和輔導中心的協助。(楊久瑩,民國88)
8.與家長聯繫,如有發現學生的異常現象,除了關懷他之外,也要趕緊聯絡
家長注意學生的行為,並與輔導老師商量解決方法。
  9.資訊的宣導,增加對青少年自殺現象的知覺。(施香如,民88)
伍、自殺後之輔救輔導
  在自殺事件後,對班上學生的影響可能最大、最深遠,且由於自殺並非自然死亡,對事件生存者之影響不只會引發哀傷,更可能會引發創傷。因此自殺後之輔救及輔導工作是不容忽視的。輔導計劃可分為下列4個部分:
1.班級輔導(洪雅鳳,民88)
        首先,學生會很好奇是什麼樣的原因,同時也會不斷的傳聞著彼此的猜測,為了避免為自殺增添神秘的色彩與恐懼,因此教師必須要澄清自殺的事實。接著讓學生對於逝者的離去,可能有各種反應,悲傷、或是逝者生前與同學有爭吵,學生可能產生了罪惡感及自責的行為;或是因為未完成的事而對逝者帶有憤怒,另外也有可能出現恐懼的情緒,對死亡的恐懼或焦慮更浮現!這些不同的情緒都須有疏通的管道。老師可以讓學生對逝者的空椅哭訴他們的憤怒或是悲傷等,或是以書寫及畫畫的方式表達,老師釐清及紓解學生的情緒也很重要。

2.個別輔導(楊美慧譯,民85)
        自殺行為本身會帶來某種程度的示範作用,究竟學生從這件自殺事件中學到的是什麼?面對問題的解決方式?或是其他;而會有自殺念頭、經驗及有自責情緒,和面臨困境的學生,也都必須特別留意!藉由班級輔導中注意學生的表情或表達方式,篩選出高危險群的學生接受個別輔導及小團體輔導。老師事先與學校行政單位溝通好常舉辦一些課外活動,如唱歌比賽、燒烤大會等的團體活動。在個別輔導時,老師除了更深入的了解學生的情緒及思想,也可以鼓勵或是強迫學生參加更多的課外活動,藉由參加活動來紓解其內心的陰影,藉由忙來忘卻傷心的往事。

3.小團體輔導(楊美慧譯,民85)
        同班同學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這樣的事件有些情緒,如果有機會分享彼此的情感,就能感覺到彼此是一體的,並接受團體的愛心、支持、真誠及溫暖。因此在班上建立支持網路,在未來的日子裡,可以一同走過這些情緒,此外對於有特殊情緒的同學也因此獲得其他同學的協助。同時,在小團體中讓學生自行來思考是否還有其他因應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到問題解決的多種可能性,同時也可學到透過開放討論問題才能從他人的分享中開拓問題的解決方式,而不是封閉問題在自己的世界中,找不到出路!以上的種種輔導,可以堅定持續的進行輔導,直到幫助學生走出陰影。

3.尋求輔導中心(洪雅鳳,民88)
        老師在輔導工作中缺少經驗或訓練,為了避免造成負面影響,最有利的方法就是尋求輔導中心。而輔導中心的老師對學生而言是一個陌生人物,平時沒有接觸,而在事情發生後才出現,不容易建立信任關係,先藉由教師做引言,說明來意以降低學生的防衛。老師也可以從旁協助輔導老師進行輔導工作。同時,老師可以藉由來接送子女上下課或是以書信的方式告知家長,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反應,幫助小孩健康的長大。

坴、結論
        一粒小小種子變成參天大樹,兩個細胞結合後分裂變化,發展為一個人,這是奇蹟,也是美。生命的確是可貴、值得讚頌與尊重的。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過:「我存在,乃是所謂生命的一個永久的奇蹟。」。我們所擁有的氣息命脈,是不曾祈求就得到的天寵;所擁有的骨骼筋絡,是不曾耕耘就得到的收穫;怎麼不感激而珍惜生命! 
        每一個人的不平凡處,就在於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所以能活出自己生命的全部、自己生命的圓滿,就絕對可以活的平凡而偉大,生命的每一環節,都有它的意義與價值。無論在任何時刻,我們都可以讓它發出光芒,這樣,就可以在平凡中締造出豐富充實而有意義的生命。(劉瑞瓊,民國88)
然而如今,新聞報導中,學生自殺事件愈來愈頻繁,這麼多的青少年以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到底他們遇到怎樣的人生難題,會走上自殺這條路?據有關的資料顯示,有近三成的學生表示,曾有自我傷害的想法。學生時代應是最無憂無慮的生活,享受青春的大好時光,現代的青少年怎會有如此大的煩惱,而且以自殺為解決的途徑呢?因為他們對生命充滿疑惑與不解,這時身邊關心他們的人應要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學校是學生每天主要活動的場所,大部分的時間也是在學校度過,學校對學生的影響力最深遠,因此學校教育應以全方位發展。生命教育是開發生命的潛能,充實生命活動領域的環節,在學校課程與潛能課程之外再增加「生命教育」,設計專門教材和活動與一般課程實施。但是「生命教育」在各級學校嚴重不足,老師們缺乏對生命教育的專業知能,教育單位應設計更多元、激勵的課程給予學校老師在職訓練,讓老師把活力帶進學校,讓學生們感受到活著的希望,願意主動向老師尋求支援,更重要的是,讓老師知道如何協助啟發學生活下去的動力。(楊久瑩,民88)
       「生命教育」的推動,需要專業的知識與學校老師的配合,老師可以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相關的單元教學,學校行政則運用通識教育的時機向學生宣導「生命教育」。(溫貴琳,民88)新一代的青年學子沒有吃苦的經驗,他們做是各憑感覺,只要我喜歡,不在乎他人的反應,遇到挫折就束手無策,不是自殺就是逃避;而且做事也是只顧一己之私,沒有群體意識。因此生命教育的推出,可以鼓舞他們公共服務的熱誠,激發倫理的認知與實踐,體驗苦難的滋味,享受犧牲換來甜美,這是學生必需接受的學習與教育。
        如今,社會開始重視「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像我們彰師大就有開設相關的通識課程與講座,讓學生可以接觸生死學、了解生命的意義,這對於將來要為人師表的我們,有相當大的益處,當我們的學生有出現這樣的問題與煩惱時,可以給予他們適當的幫助。當然老師並非全能,還是要尋求解決問題的資源管道,像輔導中心或心理輔導人員等….,但與學生朝夕相處的是老師,最能先發覺問題徵兆者也是老師,所以老師需具備相關的知識,以及時防範學生作出危險的行為。
由於台灣「生命教育」資源的缺乏,教材內容大多嚴肅,而現今流行的繪本,用繪畫和簡短的文字來闡述人生的道理,可以找關於生命教育的繪本,給學生閱讀並一起討論自己對生老病死的看法,建立學生正確健康的觀念。
        一個學生的自殺,不只使其親人朋友傷痛,更影響班級的氣氛與同學的心情,甚至擴展至整個校園,尤其現在學生自殺率頻頻升高,採取有力措施是必要的,相信可以在社會、學校、老師、家長及輔導人員的努力與關懷下,將發生率降到最低,讓新一代的青年學子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學生生涯。



參考書目:
施香如(民88):珍愛生命-談青少年自殺預防與輔導。高中教育,第7期,26-31頁
洪雅鳳(民88):在悲傷中學習成長-學生自殺的班級輔導。諮商與輔導,第158期,61-64頁
蔡宜玲(民91):青年復原力與其自殺傾向之探討。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 李啟澤、李孟智(民87):談青少年自殺。健康世界,67-72+75-79頁
2. 楊久瑩(民88):從一位北縣中學生上吊事件談起。高中教育,第7期,38-41頁
3. 黃盈彰(民88):生命教育與情緒教育-從青少年自殺問題談起。台灣教育,第580期,19-24頁
4. 楊美慧譯(民85):學生自殺後之補救輔導。諮商與輔導,第65期,28-30頁
5. 郭志通(民88):談青少年自殺事件之校園危機處理。教育資料文摘,170-187頁
6. 溫貴琳(民88):淺談生命教育。高中教育,第7期,44-47頁溫貴琳(民88):淺談生命教育。高中教育,第7期,44-47頁
7. 鄔佩麗(民85):淺談學生自殺行為。中等教育,第47卷第四期,16-18頁